楚襄顷王为什么不救楚怀王
历史是很有趣的,也会有很多惊人的相似,也总是耐人寻味。
用不同的眼光看历史,才会发现新的视角。
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。
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。
战国中后期,战国七雄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那就是秦、楚会盟,楚怀王被秦昭襄王扣押的事件。
事情的起因和经过,到底是怎样发生的。
楚怀王为什么会入秦?这些问题,曾在楚怀王入秦的时候讲过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在中国历史上,有三次类似事件。
楚怀王被秦扣押,楚顷襄王没有出兵攻秦,迎楚怀王归国;靖康耻,二帝被俘,宋高宗继位,偏安一隅,也不曾举国北伐,迎接二帝;在大明的时候,曾发生土木堡之战,大明惨败,明英宗被俘,明景宗却迎回明英宗。
楚顷襄王、宋高宗、明景宗,这三人,面对同样的问题,有相同类似的经历。
但,他们个性不同,他们的选择也不同。
因为自己的决定,也换来了不同的人生。
这三人都是在风云飘摇,国破山河之时,继承大统。
不一样的是,楚顷襄王没有借鉴的对象。
宋高宗、明景宗有没有借鉴楚顷襄王做法,这个不可而知。
但宋高宗选择无疑是和楚顷襄王一样,明景宗却和他们相反。
按理说,国君被敌国俘虏,这是国耻。
有血性的王朝,定会与敌国血战,迎回先君。
所以,每次读岳飞的《满江红》总会让人壮怀激烈。
当然呢?楚顷襄王、宋高宗、明景宗对待前任国君深陷囹圄,国家之耻。
历史对这三人,也有不同的评价。
楚顷襄王保住了楚国的江山,没有让楚国一团乱局,四分五裂,但楚国大国一去不复返,日落西山,也没成为楚国的中兴之主;宋高宗延续了大宋的国祚,成为了南宋的开国之君,也算是中兴之主;明景宗心中有情,却落得英年早逝,他的悲凉人生,也是对最是君王无情家最好的论证。
也许,明英宗也算给出答案。
如果你是楚顷襄王,你成为楚王,你会怎么做?是否会出兵攻秦,血洗国耻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