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王小仙是什么人,大家虽然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却是也都大体都是了解的。
无外乎是清廉刚正,傲上恤下,书,发现居然是让他盖印来动用县库羡余的时候,深呼吸的忍耐了好几个来回,才强行忍住了将文书直接甩他脸上的冲动。
一双眼恶狠狠地瞪着王小仙道:“王主簿,本令,到底是何时何处得罪了你,让你居然想要这么整我?
你是明经出身的官员,几乎不可能坐我这个位置,你把我弄下去,你也上不来,你这是图的什么呢?真换上一个年少有为,贪恋权柄的,难道你会比现在更舒服么?”
王小仙:“令君您误会下官了,下官真要整您的话,有的是比这更合适的手段,若是贪恋权柄,也未必没有其他的手段来架空您,在下此番所为,只为报国,恤民而已。”
王小仙说得郑重其事,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,张淳在细细思量之后,却是也不得不承认,直娘贼的这小王数字。
御史张刍借此机会弹劾元绛“察吏不严,纵容亲信”
之罪,而且元绛在追赃的时候使用了极其酷烈的酷刑手段,这在宋朝,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仁宗朝的仁治的英宗朝,也属于是政治不正确了,很是遭了一番非议。
所以此时的元绛,其实已经是带罪之身了,甚至他都已经不是府君了,朝廷因为这件事把他给撸了,只是因为新知府还没有到任,让他暂时顶一顶。
说来此事也足以证明北宋政治体制的奇葩,元绛是治平二年上任江宁府,治平三年查账,还不是别人查账而是他自己查账,查出来了四十万的亏空,结果居然把自己给查进去了,那御史张刍都不知道是怎么想的。
这四十万的亏空又不是一年就亏出来的。
最搞笑的是元绛追缴赃款还追出毛病来了,为了追赃,对手下相关责任人严刑逼供,居然反而罪加一等了。
所以他这个新任知府就不应该查账,查出有亏空了之后就不应该追缴么?
当然,这和宋仁宗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是有关系的,宋仁宗的政治环境是真的仁,他这个仁字上的真的是一点毛病也没有,就是有时候实在是仁过头了,以至近乎于放纵,颇有一种政治正确把正经干事儿的人给逼得干不了事儿的既视感。
虽然当时仁宗已经死了,但这股政治风气却是依然惯性留着的。
这种敏感关头。
元绛一个待罪之身,王小仙这个县里的主簿,主动找到他,说要清羡余,还要花羡余?
元绛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文书,又抬起头看了一眼王小仙。
又低头看了一眼文书,又抬头看了一眼王小仙。
一时,竟然是无言以对。
本章已完成!
本章已完成!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